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3--6年级语文园地里的成语故事

开卷有益 · 博而不精 · 百发百中 · 捕风捉影 · 必恭必敬 · 百感交集 · 兵贵神速 · 杯弓蛇影 · 不寒而栗 · 不合时宜 · 不自量力 · 不拘一格 · 不可多得 · 不堪回首 · 不可救药 · 别开生面 · 不可同日而语 · 不伦不类 · 伯乐相马 · 班门弄斧 · 白面书生 · 八面威风 · 不名一钱 · 拔苗助长 · 不屈不挠 · 不求甚解 · 髀肉复生 · 病入膏肓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拔山举鼎 · 博士买驴 · 冰山难靠 · 背水一战 · 半途而废 · 不贪为宝 · 白头如新 · 百闻不如一见 · 不为五斗米折腰 · 抱薪救火 · 标新立异 · 不学无术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不远千里 · 不因人热 · 别有天地 · 不遗余力 · 百折不挠 · 百丈竿头 · 不自量力 · 不知所云 · 宾至如归 · 拔帜易帜 · 残杯冷炙 · 寸草春晖 · 草船借箭 ·

小学语文课本外,有教育意义的诗词,短些的?

画  唐朝·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草  唐朝·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春晓  唐朝·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古朗月行  唐朝·李白  小时不识月,蟾蜍蚀圆影,  呼作白玉盘。大明夜已残。  登鹳雀楼  唐朝·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寻隐者不遇  唐朝·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悯农(二)  唐朝·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蚕妇  宋朝·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梅花  宋朝·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本第12课的作者是谁?

我记得作者是:高尔基 作者资料如下: ============================================= Gorkey,Maksim 俄罗斯、苏联作家。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16日生于下 诺夫哥罗 德市一个木工家庭,1936年6月18日卒于莫斯科。 早期生活与创作 高尔基4岁丧父,11岁起独立谋生,当过学徒、搬运工和面包师。1884年流落到喀山,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次漫游俄国各地,广泛了解民情;其间因参加秘密革命组织于1889年被捕,获释后行动仍受宪警监视 。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不久开始在地方报刊当编辑、记者。1898年出版两卷集《随笔和短篇小说 》,从此蜚声俄国和欧洲文坛。他只上过2年学 ,完全 靠自学成才。 早期创作多为短篇体裁。其中,《马卡尔·楚德拉》和《少女与死神》、《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等作品以黑暗与光明的强烈对比,歌颂向往光明及为人民大众的利益献身的

在现在的小学课本中,五年级的语文课本有哪些古诗?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的古诗文有:《牧童》 《舟过安仁》 《清平乐·村居》1、《牧童》 作者: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  《全唐诗》中。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2、《舟过安仁》 作者:杨万里(宋代诗人)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舟过安仁》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其行为中透出了只有**才有的奇思妙想与聪明。体现了两小童的可爱与思维的敏捷。3、《清平乐·村居》 作者:辛弃疾(宋代诗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中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高深的哲理性诗句 最好不要小学或者初中课本里的 1-2句即可,并附上简析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