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贞事迹

1998年1月,林秀贞在合肥洽谈业务时,在火车站遇到了一名被遗弃的弃婴,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小儿痴呆症。她毫不犹豫地将婴儿带回了家,花费8000余元为他治疗,并正式领养,给予他一个温暖的家庭,视如己出。从1992年起,林秀贞倾囊相助,资助本村和邻村的14名贫困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圆他们的求学梦。她曾一次性为一名邻村大学生捐资5500元,2007年又为一名身患癌症的辍学女生捐助6000元,帮助她完成学业。林秀贞不仅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创办了玻璃钢厂、橡胶加工厂和宏达防腐工程公司,还积极回馈社会。她为残疾人提供技术培训,并安排8名残疾农民在自家工厂工作,还免费提供一日三餐和生活服务。她甚至为一位失去双亲的残疾职工操办了婚事,解决了他的终身大事。在2006年,林秀贞因30年如一日赡养6位孤寡老人而成为媒体焦点,她的孝行感动了26家中央媒体。她的行为带动了乡村敬老风气的提升,村民们开始更加注重对老人的关爱

2006感动**颁奖词林秀贞: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

林秀贞,这位来自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的普通农民,用她的无私和坚韧,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三十年来,她面对生活的艰辛,始终如一地照顾了六位孤寡老人,如同亲生女儿一般,展现出无比的爱心和责任感。她的行动深受母亲朴素教诲的启发,她坚信"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她用"千千治家"的精神,用一千分的力量经营自己的家庭,同时以"万万治邻"的胸怀,用一万分的力量去维系和帮助邻里,构建和谐的社区环境。林秀贞的善举超越了身份和财富的界限,无论是富人行善的**,还是穷人的无私奉献,官员履行的职责,农民的朴实伟大,她都一一做到了。她的爱心让整个村庄充满了温暖,让老人们得以安享晚年,孩子们得以健康成长,孤寡和残疾者也得到了应有的关怀。林秀贞的事迹触动了整个**,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伟大的力量往往隐藏在平凡之中,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感动,赢得了九州人民的敬仰。

2006感动**十大人物林秀贞

林秀贞,这位来自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的农民,以30年的坚守,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篇章。她的无私奉献,如同女儿般的孝心,温暖了6位孤寡老人的生活。她的行动力行了母亲的朴素教诲,认为"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并且她将这种理念付诸于日常生活,用心经营家庭和谐,用爱心维系邻里关系。她的爱心如同一股持久的力量,使得村庄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甚至包括那些鳏寡孤独和残疾者,都能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与关怀。无论贫富,无论身份,做这样的善事都是值得赞扬的。富人行善是**,穷人行善是圣贤,官员行善是职责,而农民林秀贞的举动,无疑展现了一位伟人的高尚情操。她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整个**,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和感动。扩展资料2006感动**十大人物,是CCTV等**媒体评出的2006年感动**的十大人物,他们是丁晓兵、王百姓、华益慰、霍英东、季羡林、叶笃正、孔祥瑞、林秀贞、黄舸、微尘

[求助]织田信长手下重要谋臣林秀贞的完全资料!

林秀贞,女,1946年出生,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农民,1971年加入**共产党。林秀贞同志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好家庭”、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感动河北十大人物”、衡水市优秀共产党员、衡水市“双十佳”文明市民标兵、衡水市十星级文明家庭“标兵户”等荣誉称号。�   三十年如一日,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农妇林秀贞克服了各种困难,像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她给智障老人喂饭;给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换洗尿布;为去世的老人送终……被她赡养悉心照料的孤寡老人,度过了幸福的晚年,享年都超过了八十岁。   林秀贞在当地带头创办个体企业,她先后向8位残疾人传授了玻璃钢和橡胶生产技术,并在自己的企业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还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林秀贞热心乡村教育事业,先后出资4万多元帮助乡村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还资助本村和邻村14名贫困家庭子女步入大中专院校,救治并收养了一名出生仅40天的患病弃婴

2007年,感动**十大人物 中有一个叫林秀贞的农妇,她30年如 一日,克服各种困难,像女儿一样赡

林秀贞的事迹让人从内心深处受到一次洗礼,一种如何做人的洗礼,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颁奖词】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林秀贞: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 林秀贞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农民,30年如一日,她克服了各种困难,像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 这位朴实的农村人,始终记得她母亲的朴素教诲: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千千治家——用一千分的力量来治理自己的家,万万治邻——用一万分力量来治理邻里关系。